我国南方山区的气候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带,特别是西南的云贵川最为典型,大致可依据海拔分为600-800米及以下的低海拔热区;800-1500米的中低海拔温热气候区;1500-2200米的中海拔温和气候区;以及2200以上的高海拔冷凉气候区。不同气候带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差别较大,以上基于海拔的气候带划分只是一个粗略的范围,在界定某地具体属于哪个气候带时,除海拔还要考虑暖湿气流和寒潮对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国内南方草地混播方案的研究工作较少,国外的经验由于雨热分布特点、地形和管理利用条件的差异而需要调整,在近年来的南方混播草地建植工作中出现了选用草种不合适等问题,急需对南方不同气候带的混播方案进行系统试验和评价,下面是基于近期工作作出的总结。

1.   低海拔热区:海拔600-800米及以下,夏季炎热,基本不适合冷季型多年生牧草,可种植雀稗等暖季型多年生牧草,一般单播,优质豆科牧草缺乏。一年生牧草和作物方面,冬春可种植早熟型一年生黑麦草,如安哥斯1号。夏季适合种植青贮玉米等饲用作物。

2.   中低海拔温热区:一般海拔800-1500米,雨热充沛,适应该气候带抗性强的牧草主要有鸭茅、苇状羊茅、羊茅黑麦草、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等,而多年生黑麦草等耐热抗旱能力有限的牧草,比例宜小,一般20%左右,该气候带随海拔上升气候变凉可适当增加多年生黑麦草比例,更低更热地区则应加大苇状羊茅和鸭茅等牧草的比例。豆科牧草方面,对较湿润温和气候区可使用白三叶10-15%,干旱或季节性干旱区,应使用30%左右6-9级苜蓿或百脉根。

3.   中海拔温和区:海拔1500-2200米,气候温和,可使用30%左右的鸭茅加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较干燥或冬季受寒潮影响地区,可考虑使用6级以上的紫花苜蓿,白三叶比例也是10-15%,紫花苜蓿30%左右。

4.   高海拔凉凉区:海拔2200米以上地区,气候冷凉,多年生牧草以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白三叶比例10%左右。也可加入20%左右鸭茅等抗性更好寿命更长的牧草,以提高草地持久性。对海拔更高的地区,冬季气候较寒冷,鸭茅通常较多年生黑麦草的生产性能更好,羊茅黑麦草和杂交黑麦草等春季恢复生长早的耐寒牧草也可小比例使用。白三叶品种方面,叶片较小的品种如惠亚(Huia)表现会好于叶片较大的海法(Haifa),也可使用更耐寒的小叶型品种瑞文德(Rivendel)。

      对中高海拔较凉爽地区坡度大或放牧山羊的草场,还应加入10-20%的紫羊茅和早熟禾等根茎型牧草,以提高耐践踏和水土保持能力。